<最好的聖誕禮物>
男人在倫敦城裡住了20幾年, 算是資深的倫敦人, 但他的家鄉其實在北方, 一個靠海的漁業城市。
嚴寒的北方叫人早熟, 在那裡16歲離開父母, 靠自己獨立生活是稀鬆平常的事, 男人的爸爸是個船長, 管一幫子水手, 是硬漢中的硬漢, 當他知道自己16歲的兒子不願去軍校念書, 反而娘娘腔的想去倫敦學畫畫的時候, 確實覺得臉上無光。
男人於是在17歲那年離開家鄉, 獨自前往倫敦, 從那以後過著凡事靠自己的生活, 事隔多年, 男人建立了自己的事業, 但當年不被父親認可的挫折感並未隨著光陰消退, 反倒變得更加敏感。
人人都說女兒貼心, 或許只是因為兒子不像女兒那樣懂得表達自己, 每年冬天, 越是接近聖誕, 男人就會提到想回北方看爸爸, 雖然他老提, 卻一直沒有行動, 一問之下, 才發現男人已經十年未曾回家了。
今年冬天, 在我一連串敲邊鼓行動後, 男人終於鼓起勇氣打電話給他爸爸, 也敲定了回北方的日期, 但就在啟程的前一晚, 男人的爸爸打電話來, 說自己食物中毒, 沒辦法照計畫跟我們共進晚餐。
男人沮喪極了, 整晚悶悶不樂, 他覺得爸爸只是臨時改變主意不想見他, 食物中毒是搪塞的理由。
我在一旁乾著急, 想到過去這一個禮拜男人花了那麼多心思為這趟拜訪做準備, 他鼓起好大勇氣打了電話, 細心準備他父親會喜歡的禮物, 訂旅館 上網查家鄉附近好評價的餐廳, 男人甚至好幾天前就開始實行早睡早起計畫, 就為了在開往北方那五個小時的車程裡能有好精神…
到了計畫出發那天早上, 天沒亮我就醒了, 坐在客廳沙發上苦惱, 想著也許能帶男人去哪裡散心, 或說些什麼話安慰他, 我想了半天, 覺得不管怎麼做都只是隔靴搔癢, 於是在吃中飯的時候鼓起勇氣和男人說:”我覺得我們還是照原訂計畫去北方好了!不管你爸爸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, 至少我們可以去他家, 打個招呼, 把禮物放下。”
男人猶豫一下後很快就答應了, 這時我才看出他其實真的很想回去看爸爸, 只是臉皮太薄, 太害怕受傷, 需要別人推一把。
我們上路後三個小時才開始討論什麼時候要打電話給男人的爸爸, 告知我們還是會”出現”這回事, 最後我莫名其妙被推上梁山, 打電話給這位據說十分有威嚴的前船長。
男人爸爸在電話裡聲音頗低沈, 但是很親切, 聽到我們晚上會過去拜訪, 他的聲音似乎有些驚喜。
我們抵達北方時, 天已經黑透了, 還沒看清楚門牌號碼, 就先看到一個燈火通明的大客廳, 一個高大的老伯伯在落地窗前不住張望著, 在我們看到他以前, 他已經先看到我們, 迫不及待的。
那天晚上的拜訪很開心, 原本只計畫打個招呼, 後來坐了快兩個小時, 男人的爸爸拿了很多他年輕時在船上工作的照片給我們看, 也講了一些男人小時候的趣事, 我注意到男人爸爸腳上穿著可愛的室內脫鞋, 毛茸茸的, 上面還打了蝴蝶結, 也許他曾經是個威嚴又跋扈的船長, 但歲月讓他變得溫柔。
離開北方那天, 男人帶我去看了他小時候住的房子, 念書的學校, 童年的祕密基地, 當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往倫敦行駛時, 男人跟我分享, 他說記憶裡父親永遠是冷漠暴躁, 充滿距離感的, 記憶裡故鄉永遠是糾結陰鬱的, 直到今天他才驚覺, 父親和故鄉其實有很多美麗和溫暖的特質, 只是多年他一直被自己不愉快的記憶所蒙蔽了。
我們越是在乎一件事, 越害怕被影響, 害怕那件事不如我們預期的美好, 所以我們習慣把最重要的東西埋藏起來, 以為不觸碰就不會有問題, 孰不知快樂的氣氛需要花力氣經營與回憶, 不快樂的氣氛卻會自己滋長。
我跟男人早已交換過今年的聖誕節禮物, 拜訪他爸爸那天也已經不是聖誕節, 但我總覺得, 聖誕節的精神, 應該是要給別人勇氣和溫暖的, 這趟北方之旅, 是我能給男人最好的聖誕禮物。